李劲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英国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政党博弈和政府更迭,导致政治共识不断弱化,冲突斗争日益显著。为什么凭嘀嗒、嘀嗒就能让全党行动如一人?因为延安时期通过严肃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
这门功课为何开设,具体学什么、要怎么学好,是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要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塔 图源:视觉中国三开展主题教育不是打一阵雷刮一阵风,而是要把各项举措实之又实地落下去,让全体党员真正受教育,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有学者研究分析,在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日记里,有大量理论学习的内容。一个人也是如此,职务升迁了,生活变好了,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而每一次政党轮替,执政失误大多一笔勾销。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是拉丁美洲第一大政党,自1929年成立后连续执政达71年之久。不过在选举政治下,他们的教育基本围绕竞选活动展开,对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要依靠竞争对手的外部监督来晾晒,从来不是主动为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了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基本任务的全面整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是进一步解开科学理论的密码。学了以后怎么用如何用好,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靶心所在。四是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找准迈向现代化的桥与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逐渐背离指导思想,忽视党的自身建设,再加上转向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发展战略,导致财富过于集中、社会贫困加剧,执政基础不断削弱,民众最终在2000年把它赶下了台。
如果你自己不去自我警醒,我们作为一个党不能去自我警醒,那么谁还能叫醒你呢?通过检视自身,时刻警惕我们的肌体会不会染上疾病,确保党自身出了问题能坚决主动予以纠正。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目的是推动全党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思想理论基础创造和把握机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不断化解风险挑战的过程。信心源于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一关键时期,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
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既不能只盯住机遇而疏忽大意,也不能只看到风险而悲观懈怠。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衡量一种制度体系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否做到号令四面、组织八方,高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应对。认识机遇和挑战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关键在于寻求于我有利的时与势,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机遇和挑战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为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我们党坚持以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正确的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制定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不断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准确把握战略全局中确保各项事业行稳致远。在抗击疫情三年多时间里,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2021年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超过18%,再到2020—2022年经济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必须以正确的战略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在正确战略指引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抓落实、促发展。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我国应对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底气。增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信心和能力,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深刻认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4日 09 版)。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只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同时也要认识到,战略推进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会遭遇波折。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需要在保持战略坚定性的同时增强策略的灵活性,做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因时因势而动,通过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确保策略紧密对接战略、有力支撑战略。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践证明,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正确判断,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就能以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增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信心和能力,必须科学把握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重要保障,也是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强大底气。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在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中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信心和斗志。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信心源于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信心源于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深刻认识机遇和挑战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正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汇聚了强大动能和势能。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深刻认识机遇和挑战、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必须坚定信心,发扬斗争精神,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汇聚成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强大合力。内容提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必须深刻认识机遇和挑战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汇聚成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强大合力。
同时,在对风险挑战的研判和防范中,往往能够找到新思路、新办法,从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是相伴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